马原期末复习

导论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 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 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 人民的理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 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 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1.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2.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3.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1.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2.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3.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4. 中国要走在时代前列, 就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3.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1.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 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
      2.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5.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 第一,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 第二,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3. 第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4. 第四,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1.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 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二是存在和 思维、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1. 哲学的物质范畴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 范畴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 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4. 理论意义
        1.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物质的存在方式
      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4. 物质、 运动、 时间、 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要求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 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1. 一方面, 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2. 另一方面, 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3. 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分化的关键, 也是它们相统一的关键。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
      1.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上
      2.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 一方面,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 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2. 第一,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3. 第二, 意识具有创造性。
      4. 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5. 第四,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 一方面,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另一方面,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
        1. 第一,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第二,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 第三,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 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要求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4. 意识与人工智能
      1.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现实化。
      2. 第一,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 不具备情感、 信念、 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3. 第二,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4. 第三,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 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5. 第四, 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化约为数字信号的内容, 但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被化约的。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
    2. 第一, 自然界是物质的。
    3. 第二,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
    4. 第三,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5.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6.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 最核心的观点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 首先, 联系具有客观性。
      2. 其次, 联系具有普遍性。
      3. 再次, 联系具有多样性。
      4. 最后, 联系具有条件性。
    2. 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 上升的运动
      1. 物质世界的发展, 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在新陈代谢的发展过程中,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相辅相成。
        4.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 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3.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 还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 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3. 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4.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就是要坚持“两点论” 和“重点论” 的统一。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3.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 过程和趋势, 表明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 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 量变质变规律
        1.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 第三,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 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5. 一方面, 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 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 为未来重大改变作准备; 另一方面, 当质变来临的时候, 要果断地、 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 促成质变, 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2. 否定之否定规律
        1.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
        2.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 第一,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第二,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 第三,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 第四,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 辩证否定观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既要把握住它的现存状态又要把握住它的发展趋向, 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4.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经历事物自我发展的两次否定、 三个阶段, 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 的有规律的过程。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 内容与形式
        1.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 本质与现象
        1.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
        2.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
      3. 原因与结果
        1.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
        2.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4. 必然与偶然
        1.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
        2.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
      5. 现实与可能
        1. 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
        2.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1. 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3.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 人的认识活动本身既要符合客观辩证法, 又有其固有的辩证运动的规律。
      2.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 坚持问题导向,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的时代表达和时代升华。
  4. 学习唯物辩证法, 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1. 辩证思维能力
    2. 历史思维能力
    3. 系统思维能力
    4. 战略思维能力
    5. 底线思维能力
    6. 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1.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1.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1.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2. 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丰富发展的。
      3. 总之, 科学实践观从主观和客观、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实践, 揭示了实践的本质, 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 结构、 形式和实践标准等问题, 深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规律, 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2. 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1. 第一,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 第二, 揭示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为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3. 第三,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4. 第四,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1. 实践的本质
        1. 第一,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2. 第二,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3. 第三,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 实践的基本结构
        1. 第一, 实践主体。 在实践活动中,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 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2. 第二, 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 第三, 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 手段以及运用、 操作这些工具、 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3.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包括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4. 实践的主体、 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5.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1.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 二是社会政治实践。 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2. 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3.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 它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6.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第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1. 认识的本质
        1. 第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2. 第二, 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3. 第三,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1.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 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3.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从实践到认识
        1. 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 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3. 从认识到实践
        1. 第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 第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3.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4. 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 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5.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是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 实现了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
      2.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 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 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 是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1. 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认识的目的和任务, 就在于获得真理, 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去改造世界。

    1. 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
      3.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4. 真理是客观的,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5.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是一元的是针对真理的客观内容而言的, 单从真理的主观形式看, 真理的表现又是多样的
    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第一,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2. 第二,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不完善的。
      3. 第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依存, 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
        2.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相互包含的。
        3. 从真理的发展上看,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永远处在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 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4.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5.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 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 真理与谬误
      1. 第一,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2. 第二,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1. 首先,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 超出这个范围, 失去特定条件, 就会变成谬误。
        2. 另一方面, 真理又是全面的。
        3. 其次,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
      3.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的。
  2. 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主观真理标准论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 第一, 从真理的本性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 第二, 从实践的特点看,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
      3.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 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归根到底性、 最终性, 离开实践, 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 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 价值 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 又具有客观基础。
    2. 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 客观性、 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
      1. 第一, 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与主体相联系, 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2. 第二, 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3. 第三, 价值的多维性。 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 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4. 第四,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3.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1. 第一, 评价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 第二,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3. 第三,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4. 第四,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5. 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 要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 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4.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是否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 善恶、 美丑的评价标准, 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2.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 最持久、 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5.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2.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3.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 历史的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都是不可取的。
      2.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2.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2.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1. 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 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2. 任性不是自由, 无知不能获得自由。 自由是有条件的。 一是认识条件。 二是实践条件。
      3.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 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4. 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 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 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2.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2.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1. 坚持实事求是, 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 , 也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
      2. 另外, 坚持实事求是, 关键在于“求是” , 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3. 坚持实事求是, 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4.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3. 坚持守正创新,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 坚持守正创新
      1. 要坚持守正不动摇。 所谓守正,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性认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 要坚持创新不停步。
      3. 守正创新就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2.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 守正创新彰显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时代要求。
      2.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3.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4.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 而是在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 二者相互促进、 辩证统一, 不断实现更高阶段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3.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4.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 历史的。
    5. 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 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
      1.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2.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 第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第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 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1. 首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 思想条件。
      2. 其次,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 再次,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2. 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发展。
    3. 社会进步推动人类解放。
    4.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5. 社会形态更替中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4. 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1.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 是指各民族、 国家通过普遍交往, 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 进入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2.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4.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5. 今天, 人类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 广泛, 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 紧密。
  5. 文明及其多样性
    1.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 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标志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 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
    2. 文明的多样性
      1.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6.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系统, 其中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2.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 首先,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 其次,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4. 最后,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 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在
    3. 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4.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5.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原理, 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 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 阶级社会中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7.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一定社会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而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深刻的改变和革新, 它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8.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9.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第一,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
      2. 第二,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 第三,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7.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3.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 即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4.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 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2. 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1.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3. 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 唯物史观主张,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8. 群众、 阶级、 政党、 领袖的关系
    1. 首先,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
    2. 其次,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
    3. 最后,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9. 群众、 阶级、 政党、 领袖环环相扣、 相互依存,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 O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 首先,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3. 其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4. 最后,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 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2. O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第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 第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第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2. 在当代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第一,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 第二, 深化对科技人员、 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3. 第三,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3. O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1.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3.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 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 O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 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 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 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 占有剩余价值、 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5. O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 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2.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3. 也就是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
  6. O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 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2. 第一,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3. 第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4.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 资本主义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具有极大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 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分析、 批判和摒弃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1. 表现
      1. 第一, 生产全球化。
      2. 第二, 贸易全球化。
      3. 第三, 金融全球化。
    2. 动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 影响
      1.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 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 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3.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 第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 第二,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 第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 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 第四,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5. 当今世界, 虽然资本主义制度通过自我调节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 第一,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 第二,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 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 第三,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 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目的。
    4. 第四, 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 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5. 第五, 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 第六, 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7. 第七, 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 第八,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9. 第九,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 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10. 第十,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2.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 第一,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2. 第二, 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 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 第三, 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 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4.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1. 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 以自信担当、 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1.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4.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3.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4. 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 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5. 坚定理想信念, 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马原期末复习
http://thinkerhui.site/2023/06/29/课程学习/马原期末复习/
作者
thinkerhui
发布于
2023年6月29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