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百团和数字化的思考
对数字百团和数字化的思考
我思考的不只是数字百团这个项目本身,还有我们社会的数字化。
其实我常常在思考一些关于软件的问题,比如软件是怎样赚钱的?这是一个好问题,前一些天就看到有一条新闻36 岁被裁失业,开源框架 NanUI 作者转行卖钢材:“很遗憾,项目将暂停开发”…,就是大家都难免有白嫖的心态,不但是对开源的免费软件白嫖,对于收费的软件也是优先使用盗版。有一些像空气一样的软件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奥妙,比如微信为什么免费使用,好像还搞得这么好用?为什么这么多软件给你提供免费的短视频观看,并想着让你沉迷,然而一些视频网站上的追剧却要开通vip收费?一个软件的开发运营是需要许多费用的,比如像这些短视频类会造成流量负载,对网络和服务器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企业却愿意花每年几百万上千万维护这些服务器。
这些我想关键的点在于吸引用户,而吸引用户有两个好处,一是利用某种商业模式从用户那里赚钱,二是得到了用户的信息数据。第一个好处看起来是比较实际和重要的,而第二个好处就虚一点。但是,信息是一种资产,价值是巨大的。
我们数字百团项目首先是一个非盈利的非商业的数字化工程项目,它是不赚钱的。但它和微信、抖音等软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的用户是人,信息产生的来源也是用户也是人。
具体来讲,数字百团的信息来自社团的人。希望得到和利用信息的是校团委,但是信息来自社团的人。如果说信息是数字百团的灵魂,那么社团用户就是数字百团的生命。
之前,我以为校团委算是甲方,所以数字百团要优先考虑校团委的需求。但其实校团委的一些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需”,比如说年审的管理,其实年审是校团委本来可以得到的信息,就算没有数字百团也能得到,也能管理,只是效率不够高,所以就需要定制的”办公软件“来辅助。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这个有点不对。我不太确定这种偏离是由于资金支持导致的折中,还是我们本身和校团委那边都没有搞清楚这个项目到底是怎样的。只是我现在直观上感觉不太妙。
昨天开会似乎显示了目前开发的条件尚不具备,这个是因为小组本身是不具有比较强的约束的,也就是我没有钱发给小组,也不能让小组成员发论文,也不能让小组成员获奖,其中最后一根抓手“学习经验和锻炼”也不是很靠谱,因为数字百团是偏工程性的项目,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规划走的并不是工程路线,可以学到东西,但学不到他们想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