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最近的一些发现和思考:Honeypot、小宇宙、开源之夏
分享最近的一些发现和思考:Honeypot、小宇宙、开源之夏
我发现一个微妙的事情:每当从假期走出来,就十分想去工作,但是在学校待一阵子,又没有了这种冲动。
我分析了一下,可能自己这个暑假会找不到合适的实习,所以要找到某种实习的“替代品”。
我并没有针对这个去做研究,但是好巧不巧遇到了一些给我启示的东西。
最开始想说的是Honeypot - YouTube 的著名开源项目纪录片系列。我一直对开源项目有兴趣,不过也有不少疑惑,比如著名的开源项目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么运作的,怎么赚钱的这些问题。这些纪录片展示了开源文化和软件生态。我也从中看到了程序员就业的更多可能性,比如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全职做开源,以及通过开源得到的人脉和影响力可以为自己找工作或者创业提供帮助等。当然,很多时候开源项目是程序员用业余时间开发和维护的。
接下来我有了在软件社区“混眼熟”的想法,特别是国外的社区。在手机上配了clash,安装了Medium、Google、Youtube这些。不过这些似乎并没有让我找到某种入口,接着我把目光放在了国内。我搜索了有哪些软件技术人员汇聚的平台,看到了“小宇宙”播客。想起了黄华威老师也在小宇宙开了播客,感觉这应该是个好地方,在里面探索了一下,感觉科技内容含量确实比喜马拉雅要高不少,有许多大咖大牛。在其中有一档开源面对面的播客,里面最新的节目叫《开源之夏2024启航》,由此发现了一个叫开源之夏的活动。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开源之夏2024 (summer-ospp.ac.cn)
感觉这开源之夏确实是我找不到暑期实习的最好候补。开源之夏里面有许多社区和项目,自己可以找感兴趣的项目申请。目前我看到有168个开源社区和498个项目。项目难度分为基础和进阶两档,对应结项奖金分别为:税前 8000 元人民币和税前 12000 元人民币。官方写的工作量大概是基础难度80小时,进阶难度175小时,这样算一下,进阶难度每天搞5个小时,35天就能搞完(乐观的估计)。
开源之夏其实是模仿了谷歌的编程之夏,https://summerofcode.withgoogle.com/
谷歌的编程之夏历史更悠久,规模更大(应该有9000多个组织,感觉比开源之夏要高出两个量级),含金量更高,这个不只是说5000美金的奖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可以认识到一些外国的技术大咖,能够实现国际的“混眼熟”。不过明显这个难度(可能)要更大。
除了考虑自己,我也想到了我们学院的实训课。其实实训课是好的,但是目前我们学院的实训课不完善,其中最不完善的地方之一就是没有充分的导师引导。如果我们的实训课程安排能够与这种开源活动结合起来,大概是最好的,说不定能让我们的实训课程上几个档次。不过要想推进这个结合大概很有难度。